中国黑木耳之乡、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入选2024年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实施名单……东宁黑木耳凭借其种植规模大,产量高,质量好的优势获得多项殊荣,品牌价值曾蝉联全国地标产品食用菌类第一。小木耳绽放“致富花”,离不开农担的支持。
盘活农村特色资源金融活水助力振兴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东宁市是全国最大的木耳种植基地,每年种植黑木耳达9亿袋,干品产量43.3万吨,产值34亿元。全市木耳种植户1.8万户,100多个行政村,几乎家家种植黑木耳。近年,传统的5户联保、2户互保模式已不适应菌农融资发展需求,黑龙江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担保业务二部与银行合作率先采取“信用+担保”模式,根据当地种植特色,大力与银行助推木耳信贷产品,对符合条件的菌农发放木耳种植贷款,贷款额度10万元至50万元,利率为年化3.85%。
杨云胡是东宁市森富菌包厂负责人,2022年初春的一次外出学习,看到了吉林某地发展白玉木耳特色种植项目,回厂后便立即组织科技人员开会研究白玉木耳菌包加工和种植事宜。研发取得成功后却苦于生产资金短缺,当地银行发放的贷款金额不能满足于正常生产经营,项目只好搁置。在一筹莫展之时,杨云胡通过朋友推荐找到了农担公司,担保业务二部与银行共同开展实地调查,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资料收集、流程上报、审批等环节,为企业发放了5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别小看了这50万元贷款,给我们菌包厂解决了大难题,这一切得感谢咱农担公司和东宁工行的帮助。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帮我们简化贷款手续,提高贷款额度,让我的菌包厂恢复了生产。”杨云胡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担保业务二部东宁地区业务开展以来,积极进行农村产业发展调研,加大创新产品与服务供给,将更多资金及时精准投送,帮助农村产业“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带动更多农村资源要素活化并流向配置洼地,着力推动解决农村产业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品质弱、市场缺等问题。
创新发展普惠金融多种经营润泽民心
走进绥阳木耳大市场,繁忙有序的场景即刻呈现眼前。众多商家摊位上的黑木耳产品堆积如山、琳琅满目。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穿梭其间,精心挑选心仪货品。自6月份起,黑木耳大市场内上千名黑木耳经销户忙碌异常,随着黑木耳大量上市,市场平均每天的黑木耳交易量高达30万公斤。绥阳镇是东宁市黑木耳种植和交易中心,全国最大的黑木耳交易中心就坐落于此,承载着庞大的交易体量。这里的黑木耳以其卓越品质和丰富品种备受市场青睐,其不仅为当地黑木耳种植户提供了广阔销售渠道,更有力推动了整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张志强是土生土长的绥阳人,从事黑木耳种植5年,起初仅是小规模栽植10万袋左右。2022年,他看好黑木耳市场前景承包了20个养菌大棚,采取先进的吊袋技术栽植了60万袋春耳。在订购菌包时资金成为首要困难,担保业务二部以银行的“林创贷”为基础,积极协调为农户提供担保,为其担保贷款50万元。当年的春耳量产颇丰,60万袋木耳菌包实现收入近百万元。看着实实在在的收益,张志强心里乐开了花,欣喜地向农担项目经理讲述着通过栽植木耳致富增收的变化。“在银行申请的50万元木耳贷,利息比往年贷款能省几千元,用起来真是方便、踏实、又省钱!来年我还要扩大栽植规模多贷一些。”2023年春,张志强总共承包了36个菌包大棚,栽植了90万袋春耳,再次办理“林创贷”50万元。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担保业务二部业务人员扑下身子、扎根一线,以自身的专业优势、技术力量、服务能力,精准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痛点难点,全力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力争让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留白、基本业务办理不出村、便捷服务不短缺,为打造产业兴、人才聚、社会稳的良好乡村金融环境夯实基础。
来源:威虎新闻
撰稿:威虎新闻
校对:崔力克
一审:戚丹峰
二审:康雷
三审:关长友